pg电子新闻中心
园林景观设计公司2023年银行业十大新闻
2023年,银行业营收“保卫战”再度打响。“今年对银行的主要挑战是营收的挑战”“整个银行业营收压力很大”“我们要全力以赴增收节支”……银行家们并不讳言。
与上年相似,2023年的营收挑战主要在于息差收窄导致利息净收入增长出现缺口。这既体现为去年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下行带来贷款重定价的显性压力,也包括“资产荒”下供求关系变化带来价格下行的隐形压力。另一边,银行负债成本刚性不减。
为弥补缺口,银行业两端发力,依靠今年的业务增量,即通过优化资产负债组合,搭配精细化管理和有效的考核激励,提高资产收益、降低负债成本,以量补价,确保利息净收入稳中向好。可喜的是,这场“保卫战”近期又见积极信号——存款利率迎来新一轮下调。
2023年,上市银行股价表现低迷。复盘整体走势,银行股也曾经历短暂的“春天”。今年4月到5月初,一些大中型银行曾走出了一波快速上涨的行情,多只个股涨停,甚至触及阶段性新高。但是,快速冲高后,一些银行股回到了“跌跌不休”的旅程。
银行板块的“寒意”也体现在首发(IPO)节奏的几近停滞。全面注册制落地以来,10家排队银行完成“换道”注册制审核,并更新申报材料,仅有重庆三峡银行未能完成平移工作。与此同时,银行上市“后备军”名单还在不断拉长。
面对窘境,各方也在积极采取措施稳定银行股价。包括厦门银行、重庆银行在内的6家银行机构披露了稳定股价的方案和进展,中央汇金罕见出手增持四大国有行。公开资料显示,至少有11家银行大股东或高管真金白银“力挺”自家股票。园林景观设计公司
2023年3月,欧美银行业的震荡牵动人心。拥有167年历史的瑞士信贷银行被迫委身他人,硅谷银行破产后股价一夜清零,若干美国中小银行挣扎于生死线上,前途未卜。这些活生生的案例,园林景观设计公司再次展现欧美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和外部性,风险管理是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业的命脉。
硅谷银行的破产园林景观设计公司,正是因为颠倒了安全性、流动性、盈利性三项商业银行经营基本原则的顺序,过度关注盈利性,忽视不断堆积的流动性风险,严重缺乏风险集中度管理,导致危机接踵而至。
欧美银行业的风险事件很难传导至国内,不会对中国金融市场造成实质性冲击。但是,瑞士信贷和硅谷银行所反映的风险管理短板,仍然值得镜鉴。
2023年,在“一省一策”政策推动下,各地省联社改革加快破冰。辽宁农商银行、河南农商联合银行、山西农商联合银行揭牌开业,一批新的“万亿银行”亮相,海南组建省级农商行也提上议程。此外,甘肃、新疆、广西等地明确将组建农商联合银行,四川等地将申请组建省级农商行。
这一年,中小银行抱团取暖渐成趋势,成为抵御风险、夯实经营基础的重要手段。据不完全统计,年内有20余家城农商行对旗下村镇银行发起增持,其中8家村镇银行因被主发起行吸收合并而解散。此外,多地支持组建地市统一法人农商行,辖内农商行吸收合并、投资入股屡见不鲜。
值得一提的是,各地中小银行专项债发行升温,合计发行规模超2000亿元,为近年最高水平,一大批中小银行因此获得注资。
此前,房地产行业风险的暴露,让银行普遍采取更为审慎的业务策略,甚至压降业务规模,聚焦优质企业、优质项目、重点区域,专注于存量化险。8月份以来,从部门到地方,认房不认贷、降低首付比例和住房贷款利率、存量房贷利率下调、优化普通住宅标准……新一轮需求端支持政策接连出台,通过降低购房门槛及税费负担,更好满足刚性及改善性住房需求。
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则旗帜鲜明提出,要“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”“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”。这无疑为下一阶段房地产工作指明方向。多家商业银行积极贯彻落实会议精神,密集与房地产企业座谈调研,加大民营房企贷款投放力度。
中指研究院研报认为,政策仍将侧重缓解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压力以及防控风险上,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房企的资金支持力度,并将政策细化落到实处,企业融资环境有望持续改善。
2023年初,受上年“赎回潮”惯性传导,银行理财整体规模仍受不小冲击。全行业规模经历全年的企稳回暖,在年末已基本收复失地。数据显示,市场上规模靠前的多数银行旗下理财公司存续余额已接近年初水平。但同时,由于年内规模回升速度有限,银行理财在资管市场规模第一的“宝座”在6月末已让位于公募基金。
从结构上看,除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继续受青睐外,固收类产品占比也在稳步上升,尤其是代表长期稳定资金的封闭型产品。此外,年内混合类产品规模萎缩较大,权益类产品规模没有起色,仍保持较低占比。
另一积极因素来自养老理财。年内个人养老金制度步入正轨,从2月份首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正式推出起,已有6家理财公司发行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,产品数量扩容至23只,投资者累计购买金额超12亿元,表明养老第三支柱的建设成效初显。
2023年,商业银行核心岗位的人来人往仍在延续,堪称史上最密集。据统计,年内39家上市银行出现“三长”(即董事长、行长、监事长)变动,占A股、H股上市银行总数的2/3,覆盖各类型银行,其中个别银行“三长”齐换。目前,仍有多家银行关键岗位空缺。
整体来看,此轮银行高管变动除工作调动、行内升迁引发外,“63年婴儿潮”下的退休高峰在管理岗位上体现颇为明显,到龄卸任者不在少数。其中,合计有13位上市银行一把手因监管任职期限规定及年届退休“交棒”,一批成功带领其所在银行实现上市重任的“老将”光荣告别。
新老交替之际,银行管理层中“70后”乃至“75后”的中坚力量愈发明显。特别是在城商行、农商行群体中,“80后”也逐步登台。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“75后”上市银行总行行长已增至13位,“75后”上市银行一把手增至4位。
数字化浪潮席卷社会之际,2023年电信网络金融诈骗案频发。诈骗分子也盯上AI(人工智能)技术,犯罪手法变得更加高级。对电信诈骗“重拳出击”,成为年内金融行业特别是消费者保护工作的头等大事。
反诈管理配套制度在2023年逐渐完善,《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联合惩戒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的出台明确了惩戒对象,并将细化的惩戒措施公之于众。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年中也发布关于加强互联网金融行业协同、维护行业正常秩序的倡议。
“断卡”行动屡上热搜,金融行业通过开展大规模的整治行动,对涉案账户进行冻结园林景观设计公司、查封等措施,在银行、支付等渠道中,更是加强对可疑交易的监测和预警,及时发现和处置可疑交易。监管部门也频繁发布有关消费者保护及反诈宣传的内容,积极指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做好宣讲,保护公民的财产安全。
2023年是人工智能发展史上澎湃激昂的一年。在ChatGPT引爆下,生成式人工智能(AIGC)有望成为引领人工智能发展的革命性技术。拥有海量金融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的金融业,无疑是大模型技术落地应用可能性较高的行业。
这一年,不少金融机构迅速涉足大模型应用场景:2月份,百信银行、新网银行、中信银行、邮储银行、兴业银行等银行机构纷纷宣布将接入“文心一言”等大模型平台;3月份,农业银行推出的业内首个自主创新的金融AI大模型应用ChatABC,工商银行联合多家机构发布了金融行业通用模型……
业内观点较一致,大模型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将会广泛而深刻,诸如智能客服、智能投研、智能风控、智能营销、智能程序员等。
即将到来的2024年,银行业将正式落地实施《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》。这项新规是时隔十年之后的系统性大修,其正文与附件内容合计达35万字,并将深刻银行业未来的经营行为。
与2013年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实施《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(试行)》不同,当前银行业整体经营水平已今非昔比,资产负债规模、资产质量、各项经营指标和业务运营更为优质和稳健。更为重要的是,近年来我国经济金融形势和商业银行风险特征有了新的变化,需要更为细致的差别监管。
在坚持风险管理为本之下,资本新规通过风险权重的调整引导银行资产配置结构,进一步减轻银行合规成本,大大激发各类型——特别是中小银行的金融“活水”作用,长期引导银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。